13801744441
张江药谷:中国生物医药创新的发源地与未来之城
时间:2023-11-05    点击:193
1996年,部市共建张江“国家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基地”,上海药物所等一批科研机构落地,张江生物医药创新开始起航。1999年,上海实施“聚焦张江”战略,张江药谷核心地带启动建设,掀起留学生回国创业潮,张江成为海归创业首选地。2005年,罗氏、诺华、礼来等跨国药企纷纷在张江设立全球研发中心,外资研发中心如雨后春笋快速发展。
2011年,恒瑞、扬子江、翰森等本土药企进驻张江,本土创新、人才集聚在张江越发凸显。2015年以来,药审制度改革、港股18a、上海科创板开板,浦东生物医药立法,张江生物医药迈入多元融合、原始创新的新一代。2019年,强生、西门子、罗氏等一批开放创新中心相继启动,“顶尖科学家+专业资本”高起点创业,掀起开放创新的新浪潮。
回顾过去的30年,张江不断增强开放创新的活力,自主创新的实力和制度创新的魄力。
第一、开放创新的活力。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12个,国家重点实验室11个。已聚集各类创新企业1400余家,从业人员7万余人,年度融资强度500亿元,其中跨国公司地区总部20家、全国百强药企研发基地34家、高新技术企业340家、cxo企业100余家,形成各类主体相互赋能、创新迭代的活力生态。
第二、自主创新的实力。首个首发首创不断在张江涌现:国内首个pd-1、首个细胞治疗药物、首个冠脉药物支架、首个新冠病毒蛋白晶体结构解析。创新成效不断在张江攀升:累计新药管线800余个,累计上市一类新药18个,占全国近20%,累计培育科创企业上市32家,占全国22%,市值5000亿,累计跨境license交易金额超过2000亿元,占全国近40%、全球近6%。
第三、制度创新的魄力。在制度突破上,张江始终坚持大胆试、大胆闯、自主改,率先呼吁推动并实施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,率先试点海关特殊物品联合监管机制,先后设立跨境科创监管服务中心、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、国家药品、器械审评长三角分中心,形成了制度创新的一系列生动案例。
张江过去三十年的宝贵财富是开放创新、自主创新、制度创新,面向未来,张江将坚守“中国药谷”初心,借力浦东引领区、上海自贸试验区、科创中心、高水平人才高地一系列国家战略机遇,向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进军。
一是加大制度供给。浦东生物医药立法已实施,将进一步打通产业链关键环节,在加快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服务机构建设、拓展生物医药特殊物品通关种类、支持创新产品入院、进口药械特许使用等方面加大改革创新。
二是加大生态支持。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,进一步提升人才引进、出入境、安居等便利度。外籍人才永居办理时间,张江只要4个月;在建和建成的人才公寓面积从50万平方米增加到150万平方米。
加大有影响力的产业投资机构的集聚,吸引资本深耕张江。加大对企业项目孵化、研发投入、成果转化、国际发展、融资上市全生命周期的政策扶持,“十四五”期间,张江将投入150亿元扶持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。
三是加大空间保障。近年来,张江不断拓展生物医药发展空间,已形成创新药基地、医疗器械产业基地等6个特色园区。科学城内有1/3产业用地用于发展生物医药。近3年,已对和记黄埔、奥浦迈、宜明昂科等17家张江本土企业供地,实现张江研发、张江制造;已对恒瑞、蓝帆等9家总部型研发企业供地,支持其研发功能在张江做大做强。未来3年,张江将再释放产业空间3000亩,坚定不移地加大生物医药空间供给。
张江,是中国生物医药创新的发源之地,更是未来之城。我们诚挚地邀请各类主体、不论内外、不论大小,走进张江,拥抱未来!
信息来源:浦东发布
上观号作者: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
13801744441
许老师
 发送短信